首页 > 聚焦 >  >  > 正文

孟子两章原文八下_孟子两章原文

2023-03-07 05:50:12 来源:互联网

1、其一春秋·孟子《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》原文:天时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。

2、 三里之城,七里之郭,环而攻之而不胜。


(资料图片)

3、夫环而攻之,必有得天时者矣,然而不胜者,是天时不如地利也。

4、 城非不高也,池非不深也,兵革非不坚利也,米粟(sù)非不多也,委而去之,是地利不如人和也。

5、故曰,域民不以封疆之界,固国不以山溪之险,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。

6、得道者多助,失道者寡助。

7、寡助之至,亲戚畔之。

8、多助之至,天下顺之。

9、以天下之所顺,攻亲戚之所畔,故君子有不战,战必胜矣。

10、白话释义:有利于作战的天气、时令,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;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不如作战中的人心所向、内部团结。

11、(比如一座)方圆三里的内城,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,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却不能取胜。

12、包围攻打它,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、时令了,可是不能取胜,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、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环境。

13、城墙并不是不高,护城河并不是不深,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,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,但是,(守城一方)弃城而逃,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地理环境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、内部团结。

14、 所以说,限制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,巩固国防不能依靠山川的险阻,威慑天下不能凭借武力的强大。

15、施行“仁政”的君主,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,不施行“仁政”的君主,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。

16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,身边的人也会背叛他;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,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。

17、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,去攻打那连自己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,所以,(施行“仁政”的)君主不战则已,战斗就一定能胜利。

18、其二春秋·孟子《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》原文:舜(shùn)发于畎(quǎn)亩之中,傅说(yuè)举于版筑之间,胶鬲(gé)举于鱼盐之中,管夷吾举于士,孙叔敖举于海,百里奚举于市。

19、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,空(kòng)乏其身,行拂乱其所为,所以动心忍性,曾益其所不能。

20、人恒过然后能改,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,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。

21、入则无法家拂(bì)士,出则无敌国外患者,国恒亡。

22、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。

23、白话释义:舜是从农耕的田野中被发现的,傅说是从泥水匠中被选拔出来的,胶鬲是从鱼盐贩子人中被选拔出来的,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出来并加以任用的,孙叔敖从隐居的海边被提拔上来的,百里奚是从集奴隶市场被赎出后加以重用的。

24、所以上天将要降临重大责任在这个人身上,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,使他的筋骨劳累,使他经受饥饿而体肤消瘦,使他缺乏钱财、受贫困之苦,使他所行不顺,使他的内心惊动,使他的性格坚韧,增长他过去所没有的才能 。

25、人常常犯错误,这样以后才会改正;心意困惑,思虑堵塞,然后才能奋发;(心绪)显露在脸色上,表达在声音中,然后才能被人了解。

26、(一个国家内)如果没有执法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,国外没有与之相抗衡的国家和外患的侵扰,这样的国家常常会灭亡。

27、这样以后可以知道,忧虑祸患能使人(或国家)生存,而安逸享乐会使人(或国家)衰亡。

28、扩展资料写作背景:孟子出身于鲁国贵族,他的祖先即是鲁国晚期煊赫一时的孟孙。

29、但当孟子出生时,他的家族已趋没落。

30、春秋晚期的大混乱,使他们的家族渐趋门庭式微,被迫从鲁迁往邹。

31、再以后历事维艰,到孟子幼年时只得“赁屋而居”了。

32、 孟子父母的状况,今已不可考。

33、流传下来的只知孟子幼年丧父,与母亲过活。

34、为了孟子的读书,孟母曾三次择邻而居,一怒断机。

35、 孟子从40岁开始,除了收徒讲学之外,开始接触各国政界人物,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,宣传自己的思想学说和政治主张。

36、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“仁学”思想,提倡“以民为本”,“民为贵,社稷次之,君为轻。

37、”孟子反对兼并战争,他认为战争太残酷,主张以“仁政”统一天下。

38、孟子“仁政”学说的理论基础是“性善论”。

39、孟子说“侧隐之心,人皆有之。

40、”他认为善性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本性,也是区别人和动物的一个根本标志。

41、孟子作为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,把孔子的“仁”发展为“仁政”的学说,提出“民贵君轻”的思想,主张国君实行“仁政”,要与民“同乐”。

42、孟子的思想学说就是著作《孟子》。

43、《孟子》记载了孟子的言行,是一部对话体著作。

44、其显著特点一是气势充沛,雄辩而色彩鲜明;二是善于以典型事例、比喻和寓言阐述事理。

45、春秋战国时期,战乱纷争,一个国家要想立于不败之地,要奋发图强,不能安于现状、不思进取。

46、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写的。

47、作者简介:孟子(约前372年—前289年),姬姓,孟氏,名轲,字号不详,战国时期邹国(今山东济宁邹城)人。

48、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、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教育家,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,地位仅次于孔子,与孔子并称“孔孟”。

49、宣扬“仁政”,最早提出“民贵君轻”的思想。

50、韩愈《原道》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“道统”的人物,元朝追封孟子为“亚圣公·树宸”,尊称为“亚圣”,《孟子》一书,属语录体散文集,是孟子的言论汇编,由孟子的弟子共同编写完成,倡导“以仁为本”。

51、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,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,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:“民为贵,社稷次之,君为轻”。

52、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,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,具有极端的重要性。

53、孟子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,通过大量历史事例反复阐述这是关乎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问题。

54、“民为贵,社稷次之,君为轻。

55、”意思是说,人民放在第一位,国家其次,君在最后。

56、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,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。

57、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,人民有权推翻政权。

58、正因此原因,《汉书》仅仅把《孟子》放在诸子略中,视为子书,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。

59、到五代十国的后蜀时,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,其中包括了《孟子》,这可能是《孟子》列入经书的开始。

60、到南宋的孝宗时,朱熹将《孟子》与《论语》《大学》《中庸》合在一起称四书,并成为之一,《孟子》的地位才被推到了高峰。

61、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因不满孟子的民本思想,曾命人删节《孟子》中的有关内容。

62、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,发展为仁政学说,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。

63、孟子的政治论,是以仁政为内容的王道,其本质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。

64、他把“亲亲”、“长长”的原则运用于政治,以缓和阶级矛盾,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。

65、孟子一方面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,认为“劳心者治人,劳力者治于人”,并且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;另一方面,又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比作父母对子女的关系,主张统治者应该像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,人民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、服侍统治者。

66、孟子认为,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政治,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,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;反之,如果不顾人民死活,推行虐政,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,被人民推翻。

67、仁政的具体内容很广泛,包括经济、政治、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,其中贯穿着一条民本思想的线索。

68、这种思想是从春秋时期重民轻神的思想发展而来的。

本文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标签: 战国时期 民贵君轻

相关阅读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