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聚焦 >  >  > 正文

海南去年推进治水项目超700个 全年累计完成投资额192亿元_环球微头条

2023-01-12 10:54:38 来源:海南日报

2022年初,全省“六水共治”攻坚战吹响号角。一年来,海南省以治污水为突破口,协同推进保供水、排涝水、防洪水、抓节水、优海水。全省各地一批接着一批的治水项目接连开工建设,掀起一股治水热潮。

据省治水办统计,截至2022年12月底,全省推进治水项目超700个,全年累计完成投资额192亿元,超额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目标。

2022年12月22日上午,一股清水从海口市滨江西污水处理厂的排水沟排出,排入了旁边的龙塘河河道里。这标志着该污水处理厂正式通水,比目标工期提前8天。


【资料图】

作为一座水城,海口市共有373个水体,随着社会经济发展,水环境的治理和提升迫在眉睫。“六水共治”攻坚战启动后,海口市对全市373个水体进行梳理,划分为6个治理片区谋划整合推进“六水共治”,将项目化零为整归纳为36大类工程,对应治水项目190个,涉及总投资403亿元,积极营造“治水一盘棋”的协同作战工作局面。

海南省要求治水工作要稳扎稳打,全面排查摸清治水“家底”,谋划一批长短期相结合,对社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,对水环境建设举足轻重的优质治水项目。2022年,省治水办从省级层面建设全省治水重大项目库,指导市县谋划一批大、中规模的项目,分层级滚动更新,提高全省水网项目包装能力。

各市县树立“项目为王”治水理念,全力推进各项治水项目建设提质增效。如澄迈县治水办梳理形成2022年至2026年续建、新开工、储备项目清单,总计65宗项目,计划总投资约106.7亿元。万宁市以小海综合治理为该市“六水共治”攻坚战的突破口,立下改善小海水质“军令状”,谋划小海治理项目24宗,包含净污、生态修复、泥沙疏浚、景观建设等多个方面,计划总投资45.37亿元。

2022年12月14日,在三亚市天涯区三亚湾路段,一台管道监测机器人被吊车放入地下雨水管道。机器人前端配备有可360度旋转的摄像头,通过摄像头拍摄画面,管道检测工人可看到地下管道的状况,及时制定地下管网破损维修方案。

治水是一项系统工程,要秉承生态治水、系统治水、科学治水原则。在推进治水项目建设过程中,海南省各市县因地制宜,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制定治理方案,采用新技术、新工艺,推动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。

此外,谋求智力支撑,也是海南省治水工作的一大亮点。2022年,三亚、陵水、儋州、屯昌等市县通过聘请同济大学、清华大学等院校的专业团队为治水顾问,参谋指导治水工作,打造治水示范样板。临高等市县则聘请独立第三方机构参与治水项目的审计等工作,全方位从投资咨询、造价、项目管理等方面完善治水项目风险监控能力,补强风险薄弱环节。

2022年10月31日,南水北调(定安)水务发展有限公司在定安县揭牌成立。该公司定位于水务综合服务平台和定安县“水管家”,将进一步助推定安“六水共治”工作。

2022年, 省治水办、省水务厅等部门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,在积极争取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投入的同时,指导各市县政府一手抓政府专项债券申报,一手抓金融信贷资金争取,想方设法增加治水项目的建设投入。海南省还鼓励市县拓宽投融资渠道,大胆谋划一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开发的项目组织实施模式(PPP项目),探索以生态环境为导向的项目组织实施模式,探索通过成立运营管理公司等形式,积极盘活存量资产,采用股权合作、特许经营等方式实现融资。

当前,海南省鼓励各市县积极谋求创新,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治水项目建设与运营。如临高县采用“EPC+O”模式将全县10个建制镇和1个滨海污水厂整体打包,统一引进一家行业领先的联合体统一设计,统一建设标准,统一运营,实现项目的设计、建设、运营一体化。

省治水办相关负责人介绍,下一步,海南省还将积极利用当前央企、国企参与海南自贸港建设的积极性,探索通过盘活存量资产、区域厂网整体打包建设运营等方式,增强吸引社会资本的能力,引导资源优化配置,逐步解决短板问题。(记者 孙慧)

标签: 项目建设 社会资本 累计完成

相关阅读
返回顶部